中新网4月23日电(宋宇晟)“风景储交融开展的前哨阵地”“空中三峡”……在近来举办的第三届风景储立异开展论坛上,多位专家、业内人士对内蒙古乌兰察布给出了这样的点评。
是什么让这个北方小城成为新能源领域聚光灯下的焦点?故事还要从几年前说起。
“追风逐日”成为实际
2021年,在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爱绿色电站的监测屏幕上,多了一组“电池”图标。这意味着,一度被认为是“看天吃饭”的风能、太阳能发电,已能够转化成实实在在可用的能源。
此前,风力的时强时弱、气候的阴晴不定,都让风景电能关于需求安稳的电网来说并不“友爱”。现在,这一难题有了解决途径。
我国电力建造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和我国能建集团内各参建单位归纳考虑乌兰察布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储能新技能开展潜力及施行条件,提出乌兰察布源网荷储一体化归纳演示计划,建造优化储能装备的新一代电网友爱型新能源演示电站。
据介绍,该项目规划总容量为风电170万千瓦、光伏发电30万千瓦。项目配套建造55万千瓦×2小时储能体系,可储存110台5兆瓦风机满发2小时产生的能量。
也就是说,在用电低谷时将电力储存起来,等到用电顶峰再开释。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保证电力供应安稳的“充电宝”。
2021年底,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爱绿色电站演示项目首批机组成功并入内蒙古电网,待项目全部投产后将成为国内首个储能装备规划达到千兆瓦时的新能源场站。
“才智大脑”与“牧光互补”
项目方介绍,该电站全部投产后,年平均发电量近60亿千瓦时,可满意近30万户家庭月用电量(按每户居民月用电量200千瓦时计)。一起,项目配套建造的储能体系能够在阴天或无风时有效“查漏补缺”,为电网体系调峰调频等提供辅佐服务。
但怎么完成各种新能源资源的科学分配?
项目还“长出了才智大脑”,采用了才智集控体系。据介绍,这一体系经过功率猜测、人工智能技能及先进监测控制技能,完成了风、光、储协同优化、智能高效运转,一起经过优化储能容量规划和运转形式,有力保证新能源高效消纳利用,有效下降主网调峰和容量支撑压力。
不仅如此,项目还完成了“牧光互补”。
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光伏区能够聚集热量,光伏板的覆盖,能够大幅度削减地表水分蒸发量,清洗面板的水也会对草地有一定滋养效果,土壤的涵水能力也会大大提高,十分有利于植被的恢复与生长,所以,光伏区的草比别处的草长得更加茂盛。
报道显示,当地有牧民已计划着“光伏区去放羊”。“板上发电,板下种草,草上养殖”在乌兰察布正在成为实际。
新能源开展的未来
毫无疑问,丰厚的风能、太阳能等资源正显示出巨大的开发潜力。
项目相关方介绍,该项目大幅度提升了新能源就地开发利用水平,并且完成了缓解供电缺口、坚持电价优势等目标。乌兰察布基地的经历与成果将进一步应用于沙、戈、荒区域大基地的规划规划与施行,并进一步验证与迭代。
而这样的实践也只是我国新能源开展的一个缩影。
有业内人士指出,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爱型绿色电站演示项目不仅完成了从资源到产业的结合、表现了电源建造过程中端到端的考虑;更重要的是,让一体化开发的新能源开展形式有了更长维度的考虑,完成了长周期收益和整个电力体系性优化。相似的风景储交融一体化必将在未来成为我国新能源开展的重要形式。(完)